•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 融合历史厚重和童真童趣,这本儿童文学力作有什

    发布时间: 2025-03-24 13:14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从《三毛流浪记》《小癞痢》,到《小兵雄赳赳》《彩虹嘴》,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重镇,涌现了许多以战争时期为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既承载着历史记忆,又通过儿童的视角展现战争中的坚韧与希望,给无数少年儿童带去了文学上的熏陶和家国情怀的教育。

    在这样的传统和文脉基础上,作家简平耗费十年心血创作的长篇小说《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在日前出版问世,并于3月22日下午,在上海市作家协会金色大厅举行了作品研讨会。来自文学界、出版界、学术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部“十年磨一剑”的匠心之作。

    《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研讨会现场

    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部以抗战时期上海为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因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历史深度与地域文化特色,也因其深谙儿童心理,出色地实现历史厚重感与儿童天性轻盈感的融合,为历史题材儿童文学提供了新范式,开辟了新天地。

    不塑造小英雄,却更具家国情怀

    《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以1940年冬的上海为舞台,讲述一群流浪儿童通过魔术与抗日地下组织相遇的故事。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徐妍指出,作品在“如何战时”的叙事上实现了突破:“简平没有采用传统小英雄的悲壮模式,而是以日常化、幽默化的手法展现流浪儿童的生活,既保留历史的厚重感,又赋予童真趣味。”她认为,这种“潜入历史”的智性目光,既是对上海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是对战争创伤的深刻反思。

    《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书影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谈凤霞则将作品置于国际儿童文学视野中评价,“战争中的儿童命运是全球文学的重要主题。简平通过魔术这一罕见元素,为沉重的抗战背景注入轻盈与希望,形成‘以明快节奏讲苦难,以风趣格调讲抗日’的独特美学。”她特别提到,作品中魔术不仅是情节的推动器,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魔术的奇幻化解了战争的压抑,让读者看见穿透阴霾的勇敢与希望”。

    “这部作品革新了战争叙事的美学趣味。它以儿童生活为中心,而非让战争笼罩童年,通过南派魔术的融入,既展现革命者的智慧,也凸显儿童在困境中的坚韧生命力。” 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李利芳从文体创新的角度分析,强调这种“儿童主体性”的书写,为历史题材儿童文学提供了新范式。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23456 官方微信:weichet 服务热线:weichet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0 某某财经新闻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