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盘玉盘
那孩子已拂去风霜
为他揽星辰
带他回故乡
……在亮相2025年央视春晚后,一首《玉盘》,到如今仍然在社交媒体上爆火。有人说这首歌唱出了孩子对宇宙的憧憬,有人解读这首歌是一首斗志昂扬的“战歌”……

作为这首歌的词曲创作者,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谭淇尹也注意到了大家的各种解读,她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这首歌曲创作的幕后故事。
仰望星空带来的灵感
在登上蛇年央视春晚前,《玉盘》的名字还叫《问月》,是谭淇尹创作于三年前的作品。那个时候,她和音乐人杨柠豪在成都创办的童声原创音乐厂牌“葫芦童声”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有趣、别致的作品,当时她就想写一首风格更宏大,更有想象力的歌曲。恰好,那时中国航天拉开探索九天的新篇章,天问一号着陆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到访火星,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谭淇尹突然有了灵感:从古至今,中国人就不缺少仰望星空的勇气和浪漫,2000多年前的屈原用《天问》叩问苍穹,他那不死不灭的求索精神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中华民族执着追求的终极浪漫。

“从古至今,人们因为凝视着月亮而有了很多想象。它不仅可以叩问人间事,还可以问天上事,有很大的书写空间。”谭淇尹最终选择从月亮切入,她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站在地球上向月亮发问。
在她看来,“月亮”是一个承载了极多意义的象征,它是人们对世事圆融的美好向往,是无穷宇宙里必攀的一座山。此外,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变革创新精神也伴着穿越千年的月光,在星空中永恒闪耀。谭淇尹在创作时,还将天宫、嫦娥、大圣等元素融入歌词,这既讲述着中国传统的神话,也彰显出中国航天的浪漫。

《问月》推出后,就拿下了四川省首届原创歌曲大赛多个类别的一等奖,在四川省相关方面的推介下,这首歌改名为《玉盘》后登上央视春晚,大凉山的妞妞合唱团用稚嫩、空灵却又有力量的声音直抵人心,瞬间打动了无数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