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 现代化创伤中心建设研讨会在沪举办发布创伤科

    发布时间: 2025-03-24 13:15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来源:光明网

    3月20日,现代化创伤中心建设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卫生应急管理研究所共同主办,“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承办,上海市信息学会、上海王正国创伤医学发展基金会协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新、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付丽、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李显波、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王新、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常务副总编辑李磊等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蒋建新院士作了题为《国家战略与创伤医学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

    在本次会议上,“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波克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医疗新质生产力产业促进联盟等共同发布了首款面向普通公众的创伤科普咨询大语言模型——创语智答(Trauma-LLM Answer System, T-LAS),填补了创伤科普教育和主动健康传播的空白。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伪科普现象时有发生,普通公众难以鉴别。在创伤科普领域,由于创伤的发生往往具备突然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作为4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第一原因,创伤性疾病的“急危难困”特征突出,多学科协作特点鲜明,一直是公众和社会所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做好创伤科普意义重大。新时期,如何让人工智能赋能创伤医学科普,做到准确性和可及性兼备,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公众获得的创伤医学科普知识主要来源于网络,但无论是各种新媒体的推送,还是网络搜索词条,都呈现出相对被动的形态。而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可以让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主动性更强。

    本次发布的“创语智答(T-LAS)”大模型,围绕“主动健康”目标,构建了专业化和丰富程度俱佳的创伤科普语料库和知识库,并获批了数据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将该创伤科普专业语料库接入自然语言模型,为广大公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创伤相关知识咨询和应急指导服务。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文字输入,即可与AI助手“小创”互动,实时获得关于创伤防治、急救措施、康复指导等多方面的专业建议。据“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负责人王韬介绍,该大语言模型即将在该团队首创的科普咨询门诊部署,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接入科普服务机器人,实现知识问答语音交互。而高效自然语言驱动中枢、专科适配患者问答、实时更新专科专属知识架构的完美融合,将是T-LAS不断完善和迭代的目标。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562580965 官方微信:eoaiyit 服务热线:eoaiyit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2002-2025 军武新闻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