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 在上海外滩,听一曲当代艺术的变奏

    发布时间: 2025-03-24 13:15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3月21日,上海外滩艺术中心185空间2025年度新展“变奏”正式开幕。展览汇聚了1942年至1979年期间不同代际艺术家的作品,展品形式多样,涵盖了绘画、雕塑、影像等多种媒介,展现了艺术家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创作态度与风格。

    上海外滩艺术中心展览外景

    此次展览主题“变奏”的灵感来源于音乐中的“变奏”概念,代表着艺术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不断变动与深化。十位参展艺术家从“40后”到“70后”不等(出生年龄从1942年到1979年),他们都同时经历着剧烈震荡 、 波诡云谲的当代 。在形式过剩的当下,他们保持着敏感和好奇,用艺术来回应这个急速变动的世界。

    展览现场,策展人杜曦云导览

    策展人杜曦云介绍:“变奏是音乐的灵魂,也是艺术的本质——在恒常中捕捉流动,在流动中锚定永恒。通过艺术作品的呈现,期望探索变动与恒常、流动与永恒之间的复杂关系。喧嚣会归于平静,未来会验证当下。这些艺术家们在观念持守和美学变奏的张力关系中一路前行到当下 ,作为一个个精彩的个体 ,为匆匆滑过的‘当代艺术’留下了可以驻足的样本 ,以及可供反思的案例 。”

    李山,《阅读》,亚麻布油画

    生于1942年的李山,是中国当代艺术界里极具个人风格的一位艺术家。自1993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之后,他的创作重心转向了另类的生物艺术,将“生命等价,生物大同”的概念注入到平面绘画之中。他的“阅读”系列作品明确了人的位置与其他生物位置的同等性,用艺术样式去接纳生物界幼小的生命,塑造对生物体之间关系的新理解。

    胡项城,《尘世 》,布面混合材料

    胡项城1950年出生于上海。从幼时观察虫蚁、在父亲废弃的宣纸旧账本上的随意乱涂开始,“好奇心”便是他理解和体验世界的原动力。上世纪八十年代,胡项城留学日本,主修造型学、民间工艺学与当代艺术,之后旅居非洲与欧美及世界各地考察创作。丰富的经历,以及在工厂农村的社会实践使胡项城对表达形式的多元实验保持着恒久的冲动。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23456 官方微信:weichet 服务热线:weichet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0 某某财经新闻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