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 什么福建这群人的工作是放气球,一放就是几十年

    发布时间: 2025-03-24 13:15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来源:台海网

    如果有一份工作的内容是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刮风下雨

    每天清晨、日暮

    在全球同步施放一颗气象气球

    你会愿意尝试吗?

    福建有这么一群人就这么坚持了几十年

    今天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

    我们登上福州乌山

    探访这群“追风者”

    追风者的多种挑战

    1986年

    从兰州气象学校毕业的刘祥金

    进入省气象台观测科

    由此开启了

    与福州国家基准气象站的不解之缘

    “早期的气象观测,可以说是一份单调且艰苦工作。仅靠一支笔、一本记录簿、一个算盘,来记录气象观测数据。而且不论阴晴雨雪,观测员都要在正点将地面观测的气象数据上传至国家气象数据中心。”

    风里来雨里去

    雷电交加时更是忙碌

    作为一名气象员测试员

    会遇到哪些挑战呢?

    挑战1:

    可能遭受“冰雹的袭击”

    眼下,正值乍暖还寒时节

    在冷暖气流的强势交汇下

    强对流天气可谓是福州的“常客”

    刘祥金笑称,对气象观测员而言,下冰雹时不仅要坚持观测,还要撑着雨伞到室外捡冰雹回来测量。“我们要测量它们的直径和重量,记录下来。作业时也没什么特殊防护,就是撑着雨伞,如果被冰雹砸到一两下,会有点疼。”

    挑战2:雷电相伴

    当然

    捡冰雹仅是强对流天气里的一个小插曲

    气象员的重要职责也包括:

    全面维护观测设备

    刘祥金介绍说,像蒸发皿等观测设备,遇到强降水时,要倒掉过多的雨水,或进行人工加盖。“一遇上大雨天,我们的衣服经常是湿了干、干了湿。”

    挑战3:万米高空“听诊”

    当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

    气象观测则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每天1点15分、7点15分、19点15分

    气象员都要放飞探空气球

    国内外放飞时间一致

    一天都不能断、一次也不能错

    一颗小小的探空气球

    承载着破解天气密码的重任

    每次放飞60-90分钟后,飞入2~3.5万米以上的高空便自行爆裂。上升过程中,探空气球犹如CT扫描仪,对低空到高空进行25个等压面的逐层扫描,把不同高度和经纬度的温度、气压、空气湿度等数据通过信号发回地面。气象人员再将实时数据上传至国家气象数据中心,参与国内、国际气象资料交换。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23456 官方微信:weichet 服务热线:weichet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0 某某财经新闻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