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玉兰盛开的3月,上海将再次迎来全球瞩目的盛会。
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即将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全球视野·上海机遇”为主题,将于3月25日在上海中心大厦正式开幕,面向全球投资者,宣介上海的发展优势、投资潜力和广阔前景,吸引更多企业来沪投资兴业、深耕发展。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自2021年以来,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已连续举办4届。本次大会举办前夕,特此推出系列观察,我们尝试从三个角度回答“上海为何是全球投资首选地”的新密码。

上海成本高,土地紧缺,不适合搞工业制造业?
这是部分人对上海的刻板印象,但这种刻板印象并不难打破。
2018年,特斯拉超级工厂选择落户上海临港,目前已成为特斯拉全球产能最高的整车超级工厂。吃到甜头后,特斯拉进一步扩大投资。今年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正式步入了新阶段。
特斯拉只是一个典型案例,上海发展工业制造业有属于自己的优势。
当谈到企业经营成本时,往往更容易看到显性成本,而忽略隐性成本。而上海的优势在于,隐性成本低,且显性成本在压降。
上海正以“精打细算”的创新扶持政策,破解“成本焦虑”。
上海市投促办(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3月20日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上海瞄准企业关心的投资成本、直接成本、融资成本、转型成本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揽子创新举措。比如,去年出台了工业降本增效“17 条”,实打实为工业企业降低用能、土地、贷款等成本超520亿元。今年,上海还将加大力度。
更可贵的是,上海用产业集群的“生态红利”摊薄了创新成本。
当下,上海正紧扣强化创新策源功能这个核心任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战略重点,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综合创新成本低”,多家始于张江、兴于张江的企业,他们的管理者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个关键词。自1992年起,从“张江高科技园区”到今天的“张江科学城”,这片曾是农田与村庄的土地,已然成为“上海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国创新”的一个品牌。
在一家落户张江“药谷”的生物医药企业的创始人看来,“药谷”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人才集聚。“科学家擅长科研,却未必擅长经营。对外融资、临床试验、药品注册等,都需要专业的人来处理,这些人在张江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