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这片水域,夹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之间,既是地理上的天然分界线,也是政治、军事和历史的交汇点。
它的水浅和海宽这两大特点,直接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局限性和主权归属的复杂性。
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台湾海峡为啥没法成为潜艇的理想藏身地,也没法完全被划进中国的内海范围。

水浅海宽的天然“硬伤”
台湾海峡长约370公里,面积大概8万平方公里,北边从福建平潭岛连到台湾新富贵角,南边到福建东山岛和台湾鹅銮鼻一带,东西连接福建和台湾,南北打通东海和南海。
最窄的地方130公里,最宽的地方能到410公里,平均水深只有60米,大部分区域不到150米。稍微深一点的地方,比如高雄港西南部和澎湖水道附近,能到160米,甚至有些点超过1000米,但这只是少数特例。整体来看,这片海属于大陆架浅海,北边水深60到80米,南边因为澎湖水道的关系稍微深一些,呈“北浅南深”的分布。
每天有将近3000艘船在这儿穿梭,有货轮、油轮、客船啥的,热闹得很。福建的九龙河、闽江每年往海里倒3.7亿吨泥沙,淤积了不少,慢慢改变了海底地形。对普通航运来说,这浅水没啥大问题,但要说到军事用途,尤其是潜艇操作,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水太浅根本玩不转
潜艇这玩意儿,天生就得靠深水混日子。深水能让它藏得住、跑得快,还能保证武器系统正常发挥。现代潜艇的水深需求可不低,比如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潜艇,测试深度超过240米,咱们中国的093型潜艇,测试深度据说能到400米。反观台湾海峡,平均60米的水深,绝大部分地方不到150米,跟潜艇的需求比,简直是“小儿科”。
水浅了,声纳一扫就露馅。浅水里声波容易跟海底和海面来回反射,潜艇的动静藏不住,敌人反潜设备稍微厉害点,就能逮着你。更别提海底地形还复杂,潜艇想找个平坦地方躲都难。再加上武器系统,像反舰导弹这种,得在深水里发射才稳当,水浅了压根使不上劲。所以,台湾海峡的大部分区域压根不适合做潜艇基地。也就高雄港西南的深水区或者台湾岛东边局部还能凑合用用,但整体来看,潜艇在这儿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