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一通长达2小时28分钟的电话,在与普京结束通话后,迫不及待地向媒体透露了他的"历史洞见"——"不能让中俄走到一起"。
这出"拆CP"大戏背后,是这位自称"历史系编外生"的总统,从故纸堆里翻出的地缘攻略——但历史剧本真能照搬进现实吗?

特朗普的“历史观”并非凭空而来。自2016年竞选起,他的外交团队就深受布热津斯基等地缘政治学者影响,后者曾在著作中强调“中俄结盟是美国最大的战略威胁”。
特朗普团队中的“俄罗斯通”顾问们更是不断灌输一个观点:只要美国拉拢俄罗斯,就能瓦解中俄合作。

有趣的是,特朗普一边自称“历史学生”,一边却对历史细节选择性忽略。
例如,他常将中俄关系比作“强迫婚姻”,认为这是奥巴马能源政策“逼”出来的结果,却忽视了中俄自冷战后的长期互动。
这种简单化的认知显然低估了中俄战略协作的深度和广度,事实上,中俄关系的发展有其内在逻辑和必然性,远非外部因素所能轻易撼动。

特朗普眼中的中俄关系,似乎更像是一出政治剧本,他将两国描绘成被迫结合的"怨偶",仿佛只要美国稍加挑拨,这段关系就会土崩瓦解。
然而,现实远比特朗普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中俄关系的根基,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的需要,更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现实利益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