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也门胡塞武装的雷达屏幕上,美军“杜鲁门”号航母的坐标被锁定,随后,一枚巡航导弹与一架无人机组成的先遣队悄然升空,拉开了这场72小时内四次袭击的序幕。
胡塞武装的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当晚高调宣布“首战告捷”,但卫星图像显示,“杜鲁门”号甲板完好无损。
这种“你追我撤”的戏码,在接下来的三天里重复上演了三次,最终以胡塞武装“零命中”、美军“零伤亡”收场。

胡塞武装采用的"蚊子战术"可谓是小投入、大困扰,就像夏日里那些令人烦不胜烦的蚊子一样,胡塞武装的攻击虽然单次威力有限,但频率之高令人咋舌。
他们一次性发射多达18枚导弹和无人机的做法,就像是在美军头顶上空撒下了一把"爆米花"。

这种战术不仅让美军疲于应对,还迫使航母不得不调整航线,消耗了大量防空资源。
胡塞武装的这种"以陆制海"战略,颇有几分现实版"愤怒的小鸟"游戏的味道。
只不过,这次的"小鸟"们不是为了夺回蛋,而是要将美国这只"大鹰"赶出红海水域。
这种战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地理优势和低成本武器,对抗世界上最先进的海上力量。

但看似精明的战术背后,藏着致命短板。由于缺乏卫星和预警机,胡塞武装的侦察员只能蹲在红海沿岸,用民用望远镜观测美军动向。
«——【·"铜墙铁壁":航母的防御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