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边境硝烟未散,俄美外交博弈再起波澜。就在俄美领导人连续三轮通话试图推进停火之际,乌军18日突然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发起多轮越境袭击,双方各执一词的"互相指责"将这场冲突推上新高潮。

当天冲突中,俄罗斯国防部宣称击退乌军五次越境袭击,而乌克兰方面则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成功阻止俄军在苏梅州建立据点"。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边境交火恰与俄美领导人90分钟电话会谈几乎同时发生。白宫发言人承认,乌军行动可能意在干扰和谈进程,而克里姆林宫则暗示这是对美方"虚与委蛇"的警告。

回溯这场外交拉锯战,特朗普团队近一周来可谓"三线作战":13号派出中东特使与普京面谈,15号国务卿鲁比奥与拉夫罗夫紧急通话,最终在18号迎来美俄元首直接对话。但三轮会谈成果却令外界失望——双方仅在"加快停火进程"表述上达成一致,而乌东四地主权归属、欧洲驻军等核心议题仍无进展。

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团队为推动和谈可谓"煞费苦心"。从2月底与泽连斯基激烈争吵,到4月初冻结对乌军援,最终迫使乌方接受30天临时停火协议。但当协议递交克里姆林宫时,普京却突然改变策略:一方面要求俄军"立即夺回库尔斯克",另一方面提出苛刻条件——停火期间乌军不得接收武器或训练新兵。这种"既要停火又要削弱对手"的矛盾要求,让白宫谈判代表直呼"难以接受"。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接受采访时一针见血指出:"普京需要的不仅是停火,更是能维护俄罗斯利益的解决方案。"这位曾与普京打交道十余年的政治家分析,当前俄军在战场持续占优,普京更倾向于通过军事胜利而非谈判桌获利。数据显示,自3月中旬以来,俄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已推进15公里,成功切断乌军补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