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撤离库尔斯克?普京主要战略目标达成,俄高官直飞北京,印度想横插一脚?莫迪送出三句话。
日前俄总统普京身穿戎装视察库尔斯克前线,要求俄军在5月9号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前,结束库尔斯克的战斗。从战局上看这并非不可能,目前俄军在该地已夺回了86%的被占领土,正集结本土的所有力量加大攻势,据说朝鲜的特种兵也抵达战场,而乌军在库尔斯克仅剩3万多人,兵力对比存在较大悬殊。另一方面,不久前俄军绕后到乌克兰的苏梅地区,切断了乌军撤退路线和运输通道,塑造了四面合围态势,不出意外的话,这3万多乌军迟早要被围歼。对此乌总统泽连斯基罕见松口,承认要在库尔斯克撤军,美总统特朗普也从中“说情”,要求普京高抬贵手。如此一来,普京收复库尔斯克的战略目标即将达成,而泽连斯基将丧失谈判的最大筹码。

普京着急行动的另一个背景是,美乌在吉达就停火问题达成协议,普京也亮出了停火条件,如果不能在停火前收回库尔斯克,乌军必将卷土重来。从美方的态度看,对乌提供安全保障是不可能了,乌克兰加入北约也不现实,普京在坚持3年后成了最大“赢家”,剩下的就是乌克兰五个地区的土地问题了,而实现顿巴斯战场的停火是第一要务。这几天俄外长里亚布科夫率团直飞北京,与中国副外长马朝旭会谈,双方就乌克兰问题和中俄关系对表,初步来看谈得很成功,毕竟停火促谈是中国一贯的立场。

俄罗斯找到中国,既是出于中俄之间的友好关系,又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所决定的。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方派出李辉特使赴欧洲和中东多次斡旋,并与巴以联合发出乌克兰问题的“六点共识”,如今俄乌想停火,于情于理都要通报中国。如果中美俄三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一致,那么结局已经明朗,这场冲突很可能划下休止符。对此印度似乎想“摘桃子”,借俄乌问题“刷存在感”,近日印度总理莫迪就乌克兰问题和中印关系送出了三句话,一是宣称他与普京和泽连斯基的关系都不错,称俄乌想要实现真正的和平,必须坐在一个谈判桌前。言外之意是印度也可以承担调停冲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