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多,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
目前,美俄两国似乎在谈判桌上对乌克兰进行了“瓜分”,美国获得了乌克兰的资源,而俄罗斯则得到了土地。

这种局面让人联想到电影中的场景,乌克兰如同一个“马仔”,辛辛苦苦为美国打工,最终却被美俄两国抛弃。
分析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尖锐地指出:“没有全局观念的人,必然要犯战略错误。
”这一观点在乌克兰的局势中得到了验证。自乌克兰脱离苏联以来,其领导层在战略上多次误判形势,未能看清世界的本质,导致国家一步步陷入困境。

乌克兰的历史背景和地缘政治位置使其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自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一直处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拉锯战中。
2014年的“颜色革命”和克里米亚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紧张局势。
乌克兰领导人错误地选择依赖西方的承诺,放弃了自身的优势,最终导致国家被西方的控制所束缚。
战略失误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既不能妥协也不能速胜,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中国抗日战争的成功在于持久战战略,即利用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与敌人进行长期抗争。
相比之下,乌克兰在战略上缺乏这种全局观念,导致其不断在美俄之间摇摆,最终失去了主权和独立性。
毛主席还提出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