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刊登了一篇报道称,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及中国在乌克兰和平进程中“可能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他希望中国帮助欧洲建立持久的和平。
此外,马克龙还强调了中国数月前,与巴西共同提出的和平倡议的重要性,这是他罕见的对中方倡议表示认可。
这番发言向外界释放出了不寻常的信号,马克龙一直将法国视作欧盟的领导者,而俄乌冲突又是一场决定欧洲未来安全局势的冲突。为了强化欧洲自主地位,除了美国这个无法避免的盟友之外,马克龙一直极力排斥其他外界力量干涉俄乌冲突,甚至拒绝来自外部的和平倡议。

在半年前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中方就曾在会面中向马克龙抛出橄榄枝,表示中方不愿意看到危机外溢、战事升级,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为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这是在告诉法国,中国可以作为一股和平力量,帮助欧洲推动结束俄乌冲突,但法国方面并未给予积极响应。
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让法国在短短半年内态度巨变?向中国伸出援手的马克龙,又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掌控欧洲的未来?
01.美欧相争诱使法国态度变化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这句话赤裸裸的暴露出了美国基于丛林法则的政治与外交逻辑,而如今,欧洲就即将被美国赶下“餐桌”,甚至写进“菜单”。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推动俄乌冲突和平进程的强硬措施,他主动与俄罗斯接触谈判,并向乌克兰施压,试图将俄乌和平谈判限制在美俄两国范围内,同时迫使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

如果俄乌和平进程按照美国的剧本实现,则意味着欧洲未来安全局势将由美俄两国共同决定,欧洲国家全部被排除在外,这场冲突给西方世界带来的所有利益也将由美国一家独吞。
这对于过去三年时间里一直出钱出力的欧洲各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马克龙作为欧洲独立力量的代表,自然要在此时站出来,为欧洲争取“上桌”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