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的俄乌局势来说,在美国已经下定决心调停的当下,俄乌交战双方都已经进入了新的“谈判节奏”。而或许是为了展示诚意,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意了一项由特朗普提出的停火提议,即俄乌双方均承诺在30天内不向对方的能源设施发起任何打击。

倘若这一提议得到落实,那么对于俄乌双方的平民来说都将是一个不错的好消息,将极大地缓解民间用电用气的供应压力。

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上来说,这种纯粹的口头协议在执行时必然会出现巨大的疏忽,总有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会想着在这种“双赢”的协议上钻空子,来为自身攫取更多的利益。果不其然,在双方达成协议之后,乌克兰方面又开始作妖,竟然开始利用“规则”来试图改变乌克兰军队在前线的劣势。
01.乌军把核电站作为弹药库?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3月27日的报道称,来自亲俄地下组织的消息人士表示,在俄乌双方达成互不攻击对方能源设施的协议之后,乌克兰军队开始将“非常具有价值的”武器转移到核电站的变电站之中。

这名消息人士强调,在一开始,乌克兰军队将这些武器装备藏在了医疗设施,以便于躲避俄联邦军队的打击。而在普京接受这一协议之后,他们在第一时间就转移了这些武器,并且直接将它们隐藏在了核电站,因为他们知道俄军不会攻击这些关键性的能源设施。
尽管从真实性的角度上来说,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各方证实,但乌克兰利用民营设施来躲避俄军空中打击却是存在前车之鉴的,并且还是不止一次这么做,引发了极其恶劣的人道主义灾难。诸如在2024年8月份,俄军针对基辅西北部的一家购物中心发起了打击,造成了民众死伤,引发了西方舆论的一致谴责,认为俄联邦军队这是在针对性地袭击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