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解放军海军仍在使用的俄制弹药,例如施基利、日炙等等。今天,我们聊聊解放军空军仍在使用的俄制导弹,尤其是R77主动中距弹。截至目前,R77系列中距弹,解放军部队的苏30、苏35战机,仍在批量使用。那么,在国产霹雳12、霹雳15全面普及的情况下,为何还会继续使用R77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我国进口了70多架苏27系列战机首先,我们聊聊中距弹。进入七八十年代以后,各个世界强国,开始陆续发展第四代战机,例如法国幻影2000、美国F15、苏联米格29等等。四代机拥有非常好的机动性,依靠平板缝隙雷达的支持,能够挂载使用中距弹,实现了超视距空战。其实,中距弹的发展,也历经了好几个阶段,从半主动中距弹,一步步发展到了全主动中距弹。美国的AIM-7、苏联的R27、意大利的阿斯派德等等,都属于半主动中距弹。半主动中距弹发射以后,仍然需要战机雷达,不间断提供属于引导。在这一段时间内,大大限制了战机进行其他任务的能力。与之相比,全主动中距弹,具备了“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例如美国的AIM-120、法国的米卡、俄罗斯的R77等等,都属于全主动中距弹。

我国进口的R27半主动中距弹目前,世界各国的中距弹,基本上以全主动中距弹为主。但是在八九十年代,半主动中距弹,仍然是主力弹种之一。截止90年代初期,解放军部队的战机,仍然以歼7、歼6为主。这一时期,歼8系列战机也并不成熟。在空空导弹方面,只有霹雳2系列格斗弹,没有任何的中距弹型号。因为当时的各种战机,技术上无法支持使用中距弹。90年代初期开始,为了进一步提升解放军部队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空战能力。整个90年代,我国陆续从俄罗斯进口了70多架苏27系列战机,例如苏27SK、苏27UBK等等。1998年,我国开始生产国产版的苏27SK,也就是歼11A战机。按照统计,歼11A战机,大约生产了100余架。为了满足上述100多架战机的使用需要,我国需要从俄罗斯进口R27中距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