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种主力战机的发展,例如歼16、歼15T、歼20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歼轰7系列战机。作为老旧战机,近年来,歼轰7系列战机,开始探索各种全新的战术战法。尤其是最近两年,歼轰7战机,开始频频充当电子战机使用。不得不说,在这个岗位上,歼轰7系列战机,非常合适。

歼轰7系列战机编队首先,我们聊聊战斗轰炸机的概念。在六七十年代,具备一定空战自卫能力、兼顾对地对海大家作战的战斗轰炸机,成为了各国发展的主流。例如美国的F111、苏联的苏24、欧洲联合推出的狂风等等。21世纪初期,俄罗斯进一步推出了新一代的苏34战斗轰炸机,在苏27的机体框架上,进一步发展而来。欧洲发展的狂风系列战机,先后推出了各种改进型。我国在战斗轰炸机这个赛道上,发展并不算晚。1979年,我国开始了轰7项目。80年代后期,更名为歼轰7。1988年,歼轰7战机成功首飞。历经10年的努力,1998年,歼轰7战机定型,开始小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对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战机来说,遇到了对手。因为歼轰7战机的作战半径、航程非常大,有足够的实力,与日本战机“反复画圈”。

我国歼轰7系列战机,合计200多架之前的歼7、歼8战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不过,歼轰7战机的性能并不完善,仅仅生产了几十架。21世纪初期,我国对歼轰7战机,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进。2005年,全面升级以后的歼轰7A战机定型,开始了大批量生产。按照统计,我国歼轰7系列战机,合计生产了200多架,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截止2017年,才全面停产。换而言之,有相当一部分歼轰7系列战机,甚至是2010年代之后生产的。截至目前,仅仅服役了10余年。最后一个批次,甚至还不足10年。一般来说,战机的服役周期,大约30年左右。歼轰7系列战机的中后期批次,最少需要再服役15年时间。当然,早期批次在2025年已经开始退役,毕竟,早期和后期批次,差了10多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