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苏联各种机型的发展,例如安124、图160等等。今天,我们聊聊苏联90年代最初期推出的苏37战机项目。不得不说,苏37战机,在各个方面,与后来的法国阵风、中国歼10战机非常相似。但是,苏联的苏37战机项目,成为了历史遗憾。那么,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苏联发展的米格29系列战机首先,我们聊聊世界各国主力战机的发展。在七八十年代,世界主要的航空强国,战机发展进入了第四代战机时代。美国陆续发展了F14、F15、F16、FA18等四种不同的四代机。截止目前,除了F14系列已经退役之外,其他3大战机系列,至今仍在推出各种改进型,例如FA-18E/F、F15EX等等。法国属于欧洲航空强国,80年代,推出了幻影2000系列战机。目前,海峡对岸的主力战机,就是美式F16系列、法式幻影2000-5和自主生产的IDF战机。作为世界超级大国,80年代,苏联先后推出了米格29、苏27两大体系战机。其中,米格29系列战机,1983年服役。但是,在米格29系列战机服役以后,陆续出现了挂载能力不足、作战半径有限等诸多问题。

俄罗斯苏30SM战机尤其是进入80年代中后期以后,面对欧美各国陆续装备的各型四代机,米格29系列战机,并没有太大的技术优势。这一时期的苏联空军,认为米格29系列战机,无法全面完成战机的更新换代工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苏联计划发展一种全新的五代机,接替一部分米格21、米格23等老旧战机。80年代末期,苏37战机项目,正式开始。1991年,苏联苏37战机模型,出现在迪拜航展。截止这一阶段,苏37战机的各种框架和设计理念,已经基本确定。从公开的模型来看,苏37战机采用了近距耦合鸭翼、大三角翼气动、单垂尾气动布局,进气道位于机身两侧,整体设计非常紧凑。同时兼顾了亚音速、超音速、跨音速机动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