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 机密大公开8万页肯尼迪遇刺案文件公布!还能有新

    发布时间: 2025-03-24 13:15首页:主页 > 军工 > 阅读()

    当历史档案成为政治筹码:肯尼迪遇刺文件解密背后的三重博弈

    1963年达拉斯街头的一声枪响,让肯尼迪遇刺案成为美国政治史上最深的伤疤。60年后,特朗普挥动总统特权解密8万页档案,宣称“不删减一字”,却让褪色纸张上的模糊字迹与司法部通宵审查的黑条涂改,构成一场荒诞的真相罗生门。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解密行动,早已超越历史考据的范畴,成为政治角力、家族伤痛与阴谋论狂欢的角斗场。

    政治承诺的虚与实:从“全部公开”到黑条涂改

    特朗普对媒体高调宣称“不删减”的48小时后,国家档案馆网站挂出的6.34万页文件中,仍有15%的关键段落被黑色油墨覆盖。司法部律师在解密前夜突击审查的咖啡杯堆里,藏着情报机构至今不愿松手的秘密——一份1978年众议院特别委员会报告曾指出,中情局隐瞒了奥斯瓦尔德与墨西哥城苏联使馆的4次通话记录,而此次公开文件中仍有3次通话时间被涂抹。

    这种“选择性透明”早有先例。1992年国会通过《肯尼迪遇刺记录法》时,中情局以“保护线人”为由封存核心档案,直到2017年才首次承认奥斯瓦尔德刺杀前6周曾致信克格勃官员科斯季科夫。特朗普的“全公开”承诺,不过是把旧戏码搬上新媒体舞台。

    奥斯瓦尔德的全球暗影:从墨西哥城到莫斯科的致命轨迹

    新解密的克格勃档案撕开一道裂缝:1963年9月27日,奥斯瓦尔德在墨西哥城苏联使馆暴怒捶桌,要求立即获得返苏签证。监控报告显示,这名被克格勃标注为“情绪不稳定、不可控”的前海军陆战队员,次日却走进六公里外的古巴领事馆,与卡斯特罗特使瓦罗纳·杜克闭门密谈47分钟。

    这恰好与卡斯特罗2013年临终前透露的细节呼应——肯尼迪遇刺前两个月,古巴情报部门截获德州右翼分子刺杀总统的密谋,卡斯特罗通过巴西大使馆向美方发出警告,却如石沉大海。当奥斯瓦尔德在达拉斯教科书仓库六楼扣动曼利彻-卡尔卡诺步枪扳机时,他的通讯录里还留着克格勃情报官奥列格·涅奇波连科的电话。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23456 官方微信:weichet 服务热线:weichet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0 某某财经新闻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