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话音刚落,中国外交部调转矛头,港府火速行动,还剩最后5天,港口交易能叫停吗?李嘉诚能否平安着陆?
距离4月2号的最后交易日还剩5天,在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下,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实业一言不发,似乎打定主意要出卖港口给贝莱德财团。对此社会各界发声痛斥,几天前中国商务部下属的研究所专家白明发表文章,批评李嘉诚“在商不言商”,质疑这桩交易的商业逻辑;3月27日,中国前驻美大使周文重对记者表示,任何商业行为都要考虑国家利益。叠加港媒《大公报》等媒体的多次指责,李嘉诚已经是众矢之的,是顶着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赚那190亿美元?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悬崖勒马?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焦点。

就这桩交易本身来看,李嘉诚并非无法回头,拿巴拿马运河的两处港口来说,根据长和实业发布的信息,该交易的达成需要满足至少5个条件:一是交易条款需经过巴拿马政府确认,二是符合相关国家的法律,并经过监管部门的同意和批准,这里至少包含中、美和巴拿马三国,三是不存在非法性或法律禁止的内容,四是获得公司股东的同意,五是符合其他适当和惯常条件。目前长和实业与贝莱德财团仅仅是达成了原则性条款,且只要是商业协议,通常都有因不可抗力而无法履行的免责条款,或者明确规定了违约责任,说到底都是钱的事,长和实业并非无法退出。

在国家战略利益面前,中方也做了大量努力,一面派代表团访问巴拿马,同巴方政府进行沟通,一面先后接见了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美共和党参议员戴安斯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执行副主席格林伯格等人,在中美经贸关系上寻求突破。此外早在3月4号长和实业发布声明后,港府就提前行动,一直与该公司接洽,商谈合理的解决办法。3月27日,中国外交部就该交易再度发话,强调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和霸凌侵犯他国的正当权益的相关行为。中方并非没有抓手去叫停交易,而是不愿意动用《反垄断法》等手段,对长和实业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