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 倒计时4天港口交易被叫停反垄断调查开启李嘉诚

    发布时间: 2025-03-31 20:43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从3月4号长和实业公布与美国贝莱德财团的港口交易以来,中国的媒体、外交、商务和社会各界陆续发声,奉劝李嘉诚以国家利益为重,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不要做授人以柄的傻事。港府持续与长和实业进行沟通,商谈解决方案,中远海运等企业挺身而出,表示对长和实业的港口有兴趣,但李嘉诚却一意孤行,长和实业并未暂停与美企的交易。在多方警告无果后,终于市场监管总局宣布下场,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已经注意到该港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在两天前的文章中,笔者曾指出“如果李嘉诚再不醒悟,很可能迎来商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的下场”,但李嘉诚方面似乎仍抱有侥幸心理,如今一语成谶。市场监管总局启动调查有充足的法理依据,《反垄断法》第二条规定“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也就是说,尽管长和实业出售的港口遍布全球23个国家,只要有可能排除或限制了市场竞争,中方就有管辖权。

    这一点十分明显,3月26日商务部研究所专家白明发文指出,长和实业的港口交易并未在全球进行招标,由价高者得,而是以短平快的方式迅速与贝莱德达成交易。从法律角度看,此举明显限制了其他经营者的竞争权。如果市场监管总局调查认定长和实业构成垄断,而后者继续与美企达成协议,依法将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如果长和实业终止与贝莱德的港口交易,依法可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不管如何,李嘉诚将至少面临两重打击,一是法律层面上的制裁,在充分的证据面前,长和实业被市监总局行政处罚在所难免。二是经济利益的损失,长和实业的股价一路暴跌,不久前在11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超300亿港元。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头条 - 国内 - 时事 - 人物 - 俄乌 - 中东 - 台湾 - 军工 - 战况点评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23456 官方微信:weichet 服务热线:weichet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0 某某财经新闻资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