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种战机发展的故事,例如歼20、歼10C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我国的侧卫系列战机,目前,我国所有的侧卫系列战机,大约1000/1100架左右,远远超越了俄罗斯。其实,我国的侧卫系列战机,又分为进口的俄制侧卫、国产的中国侧卫。今天,我们就聊聊我国庞大、复杂的侧卫战机家族。

我国进口了100架苏30系列战机首先,我们聊聊进口的俄制侧卫系列。90年代初期开始,为了尽快提升解放军部队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作战能力。我国开始从俄罗斯进口苏27系列战机,整个90年代,总计进口了三批,合计76架,包括了苏27SK、苏27UBK等等。一般来说,战机的服役周期,大约25—30年左右。目前,进口的苏27系列战机,已经开始陆续退役。但是,到底退役了多少,有没有完全退役,目前没有任何数据。除了苏27系列战机之外,9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开始从俄罗斯进口苏30系列战机。截止2004年,我国总计从俄罗斯进口了100架苏30系列战机。其中,包括了76架苏30MKK、24架苏30MK2,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在2010年之前,100架苏30系列战机,属于解放军部队的绝对精锐。

我国进口了24架苏35S战机因为苏27系列战机,只能使用R27半主动中距弹。苏30系列战机,能够挂载使用R77主动中距弹。2014年,为了完成临时应急和过渡的需要,我国又从俄罗斯进口了24架苏35S战机,仅仅只有24架。换而言之,我国进口的俄制侧卫战机,总计200架。不过,随着苏27系列战机的逐步退役,目前,大约剩下了100多架,具体数量不详。接下来,我们聊聊我国的国产侧卫家族。解放军部队的规模庞大,依靠进口战机,不能完全解决部队的问题。而且全部依靠进口战机,非常容易受制于人。历经3年时间的艰难谈判,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了苏27战机生产线。由俄罗斯提供AL-31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我国开始自己生产苏27SK战机。1998年,国产的苏27SK战机下线,被称为歼11A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