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3月31日消息,据财政部网站,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资本补充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进。
财政部表示,当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稳健,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计提充足,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相关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和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有利于银行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为国民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财政部牵头注资
四大行宣布“补血计划”
3月30日,四家国有大行——中国银行(601988.SH)、建设银行(601939.SH)、交通银行(601328.SH)、邮储银行(601658.SH)公告称,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形式募集资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四家大行的募资总额分别为不超过1050亿元、16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共计5200亿元。
此次增资由财政部领衔。根据公告,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发行对象均为财政部;交通银行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00亿元,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24.2亿元;邮储银行定增不超过1300亿元,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其中,财政部认购金额约为1175.8亿元。
从公布的预案来看,增资价格均高于四家银行当前股价。中国银行公告预案显示,本次发行股票价格6.05元/股,该行3月28日收盘价为5.5元/股。建设银行定增价格为9.27元/股,3月28日收盘价为8.52元/股。交通银行本次发行价格为8.71元/股,3月28日收盘价为7.36元/股。邮储银行公告预案价格为6.32元/股,3月28日收盘价为5.2元/股。
机构认为,溢价实质也是政策底信号,可以对冲一些资金撤离引发的股价波动。
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
“补血”增强银行未来的贷款投放能力
四家银行均表示,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根据最新披露的2024年财务数据,截至去年年末,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20%、14.48%、10.24%和9.56%。从目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来看,各大国有行均满足监管要求,并不存在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风险。此外,四家银行去年的净利润合计超过7500亿元,所以银行并不缺钱,也不存在经营风险。